综合百科

劳动合同法赔偿金如何计算

一、劳动合同法赔偿金如何计算?

(一)用人单位依法解除劳动合同

1、协商解除经济补偿金=工作年限×月工资(超过12年的,按12年算)

2、因病或非因工伤解除经济补偿金=工作年限×月工资 医疗补助费(不低于6个月工资,重病加50%,绝症加100%)

3、不能胜任解除经济补偿金=工作年限×月工资(超过12年的,按12年算)

4、客观变化经济补偿金=工作年限×月工资

5、经济裁员经济补偿金=工作年限×月工资

6、逾期给付经济补偿金=原经济补偿金 额外经济补偿金(原经济补偿金的50%)

(二)用人单位不支付经济补偿金的赔偿金

赔偿金=经济补偿金总和×N=工作年限×月工资×(1 50%)×N(1

(三)因用人单位不订合同或合同无效赔偿金,违法解除合同赔偿金1= 应得工资收入×25%赔偿金2= 医疗费用×25%

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赔偿金工资标准计算及依据

违法解除赔偿金=录用费用 培训费用 直接经济损失 约定的其他赔偿费用

劳动者违反保密条款赔偿金=被侵害的经营者的损失(或侵权人因侵权获得的利润) 合理的调查费用

用人单位依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符合《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规定的,应当依法支付经济补偿;用人单位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

劳动者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八条规定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

用人单位应当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条的规定向劳动者支付了赔偿金的,不需要再向劳动者另行支付经济补偿。

二、赔偿金支付情形有哪些?

《劳动合同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情形之外,用人单位单方面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也就是说,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没有法律依据的(即”违法终止或解除”),那么劳动者可以选择:

1、 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

2、 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直接要求用人单位支付赔偿金。

值得注意的是,当用人单位违法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如果选择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则无权再要求用人单位向其支付赔偿金。但是在劳动合同客观上不能继续履行的情况下,则仲裁员或法官可以裁决用人单位支付赔偿金。

根据不同的情况,需要支付的赔偿金计算方式是不一样的,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来进行计算。比如说用人单位是属于主动辞退员工或者是员工主动进行辞职,两者所需要支付给员工的金额的计算方式都是不一样的。这些在法律上都是有相关规定的。

相关文章

  • 重大疾病保险的定义?
  • 保险买哪个保险公司比较好?
  • 结构性存款是什么意思?结构性存款的预期收益高吗?
  • 手机银行转账被骗如何追回?
  • 建设银行信用卡账单日当天刷卡什么时候还款?
  • 中国平安险种介绍
  • 博时安盈债券C安全吗?
  • 小树时代怎么样 小树时代可靠吗
  • 股票分红需要持有一年吗?股票持有多久才能分红?
  • 余额宝升级入口在哪?升级后有什么好处?
  • 春节歌曲大全100首
  • dnf恶魔的诱惑怎么抽奖
  • 朝阳区中小学大整合
  • 鬼武者3通关存档 鬼武者3通关存档下载
  • 广西职业技能鉴定中心
  • 火上浇油是什么生肖
  • 白骑士物语2攻略 如何在白骑士物语2中获得最强装备?
  • 把震动它堵住不能流出来?把震动它堵住不能流出来怎么办
  • 12海里等于几公里
  • 韩雪 电视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