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所得税改革的主要调整有哪些? 税改后如何计算?
个人所得税改革的主要调整有哪些? 税改后如何计算?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也发生了变化,那么个人所得税改革后主要有哪些调整呢? 税改后如何计算?
一、个人所得税改革内容
在我国,个人所得税是税务机关与自然人之间的调整。 是对两者之间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个税改革主要是为了进一步便民、惠民、惠民。 主要内容如下:
1.将个人经常发生的主要收入项目纳入综合征税范围。
它将个人工资、工资、稿酬、版税等四项收入纳入睡眠综合范围,通常按月支付或分项预付,按年计算,多退少补的管理方式.
2.完善个人所得税扣除模式。
根据个人实际情况,一方面将基本减税标准合理提高至每人每月5000元; 另一方面,设立了6项专项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费用、自身继续教育费用、大病医疗、住房租金或住房贷款利息、居家养老等。
3.优化调整个人所得税税率结构。
现行制度按工资收入的3%-45%进行分级,分为7级超额累进税率,第三级3%、10%、20%税率扩大到 25%。 税率档次相应降低,30%、35%、45%的税率档次保持不变。
4.推进个人所得税配套改革。
推进部门共治、共管、联合惩戒融资个税申报流程,完善自然人税收管理的法律保障。
2、改革后个人所得税的计算
个人所得税加计6项专项附加扣除后,可直接扣除计算。 公式是:
应纳税所得额=月收入-5000元(起征点)-专项扣除(三险一金等)-专项附加扣除-法律规定的其他扣除。
比如一个人年收入8000元,需要租房子和养老融资个税申报流程,总成本是3500元。 专项扣除后未达到5000元的,无需缴纳个人所得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