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百科

新一轮国企降杠杆提速建行抢跑化解国企正常类贷款

10月17日讯,建设银行率先布局,对一些还是正常类贷款、但融资已出现暂时困难的央企、地方国企开展债转股,双方一拍即合。“建行接触过50家左右的企业谈债转股方案。”建行债转股业务负责人、授信审批部副总经理张明合表示,只要满足国务院设定的政策框架,就可以探索不同类型的企业,创造不同的投资模式,设计债转股方案。在经营层面,建行将作为积极股东,参与管理。

张明合是在10月16日建行与云南锡业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云锡集团)签订市场化债转股协议上做出前述表述的。该协议的签署,意味着全国首单地方国企市场化债转股项目正式落地。

据张明合介绍,该债转股项目总额为100亿元,即建行募集100亿元社会资金,承接云锡集团100亿元债务,资金用途主要为债务置换,预期收益率在5%-15%,期限为五年,不承诺刚性兑付。

此前不久,建行参与的首单央企债转股也正式启动。10月8日,建行与武钢集团的首期转型发展基金120亿元资金已到位,该基金共两只总规模240亿元。

张明合对财新记者介绍,建行通过建银国际与武钢下属基金公司做双GP(一般合伙人),LP(有限合伙人)则是建行理财资金和武钢集团自有资金,以此成立有限合伙基金。LP的出资比例为1:5,武钢出资20亿元,建行出资100亿元。GP的出资比例约1:2,武钢为100万元,建行出49万元。(见《财新周刊》封面报道“去杠杆加速”)

值得注意的是,武钢集团和云锡集团均为上一轮政策性债转股的对象。18年之后,它们又成为新一轮债转股的标的,方案也比较相似。

10月10日,国务院公布《关于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的意见》及《关于市场化银行债权转股权的指导意见》(下称《债转股指导意见》),标志着新一轮债转股正式启动。

“选好企业最关键。”据张明合介绍,武钢集团、云锡集团均为正常类贷款。

实施主体上,武钢债转股为建银国际子公司,云锡集团债转股为建信信托。

资金来源上,武钢债转股为建行理财资金,云锡债转股为建信信托与云锡成立的基金,该基臣财资者可能包括保险资管机构、建行养老金子公司的养老金、全国社保、信达AMC的资管子公司、以及私人银行的银行理财资金。

预期收益率上,武钢债转股基金的LP预期收益率为5%;云锡的为5-15%,但张明合强调不承诺刚性兑付。

资金用途上,目前都是用以债务置换,相当于从绝对值上降低企业债务规模,数据上即可测算降杠杆率。

云锡集团董事长张涛在会上表示,目前云锡集团总资产500多亿元,总负债350亿元,资产负债率目前为83%。云锡集团设定的“降杠杆”目标为65%。通过此次建行债转股,可以降低云锡集团15%的杠杆率。

按照测算,此次债转股能帮助武钢资产负债率下降10%,即从75%左右回归至65%的钢铁行业平均负债率。

“大多数国企都是短贷长用,债务链压力比较大,还债可以帮助实现债务的绝对量下降。”张明合说。

定价方面,债权方面,建行以1:1的企业账面价值承接债务;股权方面,非上市公司的股权经过评估按市场价转股;上市公司的股权参照二级市场价格做安排。

比如按9月末,宝钢与武钢公布合并方案。武钢股份的现金选择权为2.58元/股;武钢股份停牌价为3.17元/股,市净率为1.1倍。转股价或在这个区间内。

公司治理方面,建行表示将作为积极股东,参与管理。张明合指出,银行有大量的财务人员、法律人员,综合信息量比较广,比如对几家同一行业的贷款户、上下游贷款客户进行比较,就能对企业生产经营有判断,“有机会把这个事情做好。”

未来退出方面,建行与武钢、云锡均签订远期回购协议,双方约定,如果未来管理层业绩不达到预期,国企集团将对股权进行回购,建行方面由此退出。

张明合指出,债转股还是会有风险,包括市场风险、公司治理及股东机制等问题。

一是市场风险。“对投资者而言,项目是要承担风险的,不是固定收益。我们会制定好流程,做好尽职调查,尽可能公开公平公正传导给投资者”。

二是公司治理风险。“国有企业的公司治理问题可能比较复杂,要看银行能不能在重大投资决策上有话语权,能不能合作”,张明合指出,降杠杆的主体责任在企业,杠杆率要调整好,公司治理也要改善。

三是实践风险。张明合指出,在债转股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能不能化解,建行有没有真正的能力做股东,这都需要且行且试。

“债转股要做到真正市场化,需要绵绵用力,一企一策,不可能大规模一次性解决很多问题。”一位国有大行信贷部门高管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