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百科

校园贷最新消息:地下交易猖獗校园贷到底有多乱

10月19日讯,校园贷最新消息:地下交易猖獗 校园贷到底有多乱。随着网贷在大学的逐渐火热,越来越多的问题也被暴露出来。以不久前因无力还贷而跳楼自杀的大学生郑某为例,其冒用或借用同学身份信息网贷,欠下60多万元巨款,而其父一生的积蓄只有7万元。该事件也让大众开始反思目前的分期平台在贷款人身份真实性审核和还款能力评估上所存在的不足。记者近日走访本市多所高校,并未见到明显的校园网络借贷平台宣传广告,然而兴起于互联网的校园网络借贷,仍在通过地下信息传播链进行扩散。

“校园贷”业务升级贴吧、QQ群成黑中介地下链条

“零首付月供387 12月就能买iPhone6”——去年记者曾报道过分期购物网站涌进高校的现象,大大小小的分期购物网站如雨后春笋般接连出现,且标明“仅限全日制在校大学生、研究生、博士生购买,非大学生请勿下单”。可以说,这类网站一经推出就受到大学生的追捧,却滋生了高消费攀比享受之风。近日记者发现,这类网站摇身一变,贷款的项目也接连升级——从原先的分期购物,演变为出门旅游、摆地摊做小生意、考驾照、交考试报名费、生活费都可以从网络上借钱。在一家号称“首推校园P2P借款模式”的网站平台上,一名大学生发布了2000元的借款需求,说自己暑期要到大连游玩,借期6个月,年利率20%。记者发现,除了零星几个助学贷款标记,大部分借款需求都是用于吃喝玩乐,额度从500元到3000元之间,给投资人的年化利率也从10%、15%、18%到24%不等。更让人担忧的是,贴吧、QQ群、微信群,也逐渐成为了校园网络贷款中介的地下链条。

“在校大学生,无论专科本科成教,无前期当天下3k到10w,有学信更多。满足你所有欲望,让你释放自我”“在校、毕业、黑户、成人教育、函授、夜校、网络教育,通通搞定当天下3000-10000。绝对不打父母电话”……在名为“大学生贷吧”的贴吧里,充斥着各类“校园贷”的小广告,言词诱人。根据楼主提供的QQ账号,记者添加后发现,这些广告并非由正规的校园网络借贷平台发布,而是来自所谓的中介。除了贴吧,“校园贷”中介还集中于QQ群和微信群中。一些QQ群人数多的甚至可达几百人,另外还有一些按地域、按学校划分的“学生贷款交流群”人数也相当可观。不约而同的是,这些中介都提供各大网贷平台贷款和套现服务,而且号称可以同时办理多个平台的贷款,甚至帮助已进入贷款黑名单的大学生重新办理贷款。

征信信息无法共享黑中介钻了众贷款平台的漏洞

据一位曾从事过校园网络借贷的风控人士透露,校园网络借贷平台的逾期率普遍较高,在10%-30%左右。但令人吃惊的是,当事学生在没有偿还能力的情况下,却能在不同平台之间借款数十万元。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事实上,正是因为征信信息无法共享,令校园网络借贷平台始终处于“信息孤岛”的尴尬境地,出现了同一借款人在不同平台重复借款的现象。记者了解到,小额贷款公司纳入征信系统的工作一直都在进行。2011年1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发出《关于小额贷款公司接入人民银行征信系统及相关管理工作的通知》,被认为是“破冰”之举。2013年2月22日,中国人民银行下发《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小额贷款公司和融资性担保公司接入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有关事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明确规定,具备接入条件的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村镇银行等机构(以下简称“小微金融机构”)应当接入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但受制于政策和保护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需要,小微金融机构接入央行征信系统的速度依然较慢。目前,仅有部分信用等级较高、基础条件较好的中小授信机构被准许接入征信系统。这显然无法满足网贷行业高速发展的需求。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网贷在缺失征信信息的情况下授信,就如同“盲人摸象”,借贷双方互相不知道底细,对行业的健康发展将产生负面影响。而作为网贷行业的一个分支,“校园贷”平台也遇到了同样的困境。正因如此,一些中介会帮助学生提供虚假信息,蒙蔽平台的信用审查。如,提供虚假的父母电话。更有甚者,会利用所获知的学生信息在多个平台上借款,远远超出学生的还款能力。

拆东墙补西墙利滚利成了烂账

被中介拉入伙走上不归路

“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真的那么美好吗?

记者曾算过这样一笔账:在某分期购物网站上购买苹果手机利率达到了34.56%,相当于银行同类型贷款利率的5.61倍,已经属于“高利贷”。比起信用卡分期付款一年正常7%以下的年利率,“校园贷”的一年息通常高达20%以上。而针对大学生的网络借贷平台的利率更是吓人。除了自己标注的给投资人的年利率外,还需按照信用等级支付借款金额5%左右的服务费,此外每月需支付借款本金的0.5%作为账户管理费。“标注的年利率越高,借到钱的几率也就越大。”该网站客服介绍。记者测算了一下,假如借5000元,借期一年,给投资人24%的年收益,支付平台11%的费用,一年下来除了归还本金外,还要支付1750元的费用,总成本高达35%。由于各家贷款平台的信息不对称,若大学生同时通过多家消费贷款平台得到贷款,其贷款数额加起来是非常巨大的。此外,大学生信贷中介还会推荐学生“拆东墙补西墙”,如果一家平台欠款难以归还,中介会推荐学生从另一家平台贷款以还上第一家平台的欠款。

此外,这类网站对逾期偿还欠款的规定都有关于违约金的内容,还不上欠款所交付的“违约金”“保证金”不容小觑。类似“趣分期”要收取贷款金额的1%/天,而一些小贷公司则会收取贷款金额7%-8%作为违约金,在“利滚利”的计算方式下,大学生本来不算多的贷款本金“滚”成数十倍也不稀奇。更需警惕的是,当大学生在使用“校园贷”后发现本息加起来很难还清,一些中介还会选择“拉其入伙”,让其再缴纳数千元左右的“合伙代理费”或者“学习代理课程费用”给“上头组织”,然后安排其进入内部代理渠道,使他们成为二级中介。只要有人通过二级中介申请贷款,提交资料完成手续即可快速取得款项,手续费归代理人个人所有,不需缴纳给平台或者“上头组织”。而成为中介不需要任何资质,几乎没有门槛。任何人只要能为其带来客源,就可以根据成交量获利。当不明就里的大学生遇上唯利是图的黑中介,就会被诱导走上不归路。

心理专家:

二级心理咨询师阿德老师认为,大学生没有过多接触过社会,因此还是比较单纯幼稚,意识形态中没有对道德伦理底线的深刻认知,以为通过自己的能力就能还清高额贷款,但由于社会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他们的想法只是不切实际的幻想,最后只能越陷越深,走入网贷的困境。而长期陷于不良贷款困境中,也会给学生带来心理阴影,最后造成心理畸形,走向不正确的方向。除非特殊情况需要用钱,绝不支持学生进行“校园贷”的做法。

业内人士:

从事P2P行业风险投资管理业务的分析师赵振认为,目前P2P平台缺乏准入门槛和监管体系,“很多平台不具备最基本的金融风控能力和金融资质,一旦出现问题,投资者的权益将难以得到保障。”另外赵振还指出,在借款时学生需提供身份证、手机号、父母姓名和电话号码、学校宿舍和家庭住址等真实信息,很容易造成个人信息泄露。记者了解到,尽管暂时无法加入“政府军”,但一些大型平台已经联手打造行业共享平台。去年,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发布《非存款类放贷组织条例(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鼓励非存款类放贷组织与市场化征信机构合作,防范信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