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百科

诈骗罪的立案标准是怎么样的?

一、诈骗罪的立案标准是怎么样的?

1、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以上。

2、《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或者***,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3、《“两高”关于**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问题的解释》

靠前条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二、诈骗罪的犯罪构成要件有哪些?

(一)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

诈骗罪侵犯的对象,仅限于国家、集体或个人的财物,而不是骗取其他非法利益。有些犯罪活动,虽然也使用一些欺骗手段,甚至也追求一些非法经济利益,但因其侵犯的客体不是或者不限于公私财产所有权。所以,不构成诈骗罪。例如:拐卖妇女、儿童的,属于侵犯人身权利罪。

(二)客观要件,本罪往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

1、行为人实施了欺诈行为。

欺诈行为从形式上说包括两类,一是虚构事实,二是隐瞒真相,二者从实质上说都是使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的行为。欺诈行为的内容是,在具体状况下,使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并作出行为人所希望的财产处分。因此不管是虚构、隐瞒过去的事实,还是现在的事实与将来的事实,只要具有上述内容的,就是一种欺诈行为。如果欺诈内容不是使他们作出财产处分的,则不是诈骗罪的欺诈行为。

2、欺诈行为使对方产生错误认识。

对方产生错误认识是行为人的欺诈行为所致,即使对方在判断上有一定的错误,也不妨碍欺诈行为的成立。在欺诈行为与对方处分财产之间,必须介入对方的错误认识。如果对方不是因欺诈行为产生错误认识而处分财产,就不成立诈骗罪。

(三)主体要件,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

(四)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在不同的犯罪情节下,对诈骗罪的犯罪分子处罚不同,也就意味着犯罪分子具体的坐牢时间不同。最高的时候是***。

综合上面所说的,诈骗罪的行为是会让他人的利益受到重大损失,只要造成严重的后果或数额较大的就会按刑事条款来进行处理,一般轻者给予三年以下,而对于重者是可以按无期来进行判决的,所以,对于不同的情形会做出不同的处理。

相关文章

  • 根据公司法公司种类有哪些类型?
  • 驾驶证丢失怎样补办
  • 端午节高速免费吗?
  • 法定证据的种类包括哪些,具体有什么内容?
  • 股份和股权有什么区别吗?
  • 属于民事诉讼的受理范围有哪些?
  • 在我国知识产权的侵权行为有哪些?
  • 微信被骗了钱怎么追回来?
  • 5000元工资扣多少税
  • 如果快递丢了找谁赔偿?
  • 哈哈漫画网站
  • 够了够了已经到高c了母乳
  • 辽宁高考改革新方法2014
  • 广告公司经营理念 广告公司的经营理念有哪些?
  • DNF悬空城如何开启?
  • 当我知道你们相爱歌词
  •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直播,如何观看?时间地点及频道汇总
  • 非主流伤感日志大全 非主流伤感日志排行榜
  • 成都歌词表达什么感情,成都歌词全部
  • 孤独而荒凉的失落密境 如何在孤独中度过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