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法行为构成要件是怎么规定的
违法和犯罪是绝对不一样的,犯罪行为肯定是违反了我国的法律,而我国公民的某一间违法行为,却不能说当事人已经犯罪,在区别违法和犯罪行为的时候,主要也是根据当事人某种行为的具体构成要件来确认的。比如说违法行为的构成要件,可能有多数人都不清楚,违法行为构成要件是怎么规定的?
一、违法行为构成要件是怎么规定的?
一般地说,违法行为由以下四个要素构成,缺少任何一个就不能称违法行为:
靠前,必须是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
第二,违法必须是在不同程度上侵犯法律上所保护的社会关系的行为。
第三,违法一般必须有行为人的故意或过失。原则上,由于过错,才构成违法行为。但没有过错,法律规定应承担法律责任的,仍应承担。
第四,违法者必须具有法定责任能力或法定行为能力。
二、违法行为有哪些分类?
违法就是指违反现行法律,给社会造成某种危害的、有过错的行为。违法行为按照情节严重程度分为一般违法行为和严重违法行为(即犯罪行为)。按照其违反的法律,可分为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和违宪行为。
违法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违法是指一切违反现行法律规定的行为,包括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狭义的违法,则是指严重地违反法律,但未构成犯罪的行为。我们在这里是从广义上对违法进行论述的。
违法与犯罪的联系是犯罪一定违法,违法不一定犯罪。区别是犯罪的社会危害程度比违法行为严重,犯罪行为大多数要负刑事责任,违法行为承担行政责任或民事责任。
三、违法行为和其它一些行为的区别是什么?
违法行为与其他一些行为的存在着区别。
1、违法行为不同于违反道德的行为。许多违法行为,是犯罪行为,同时也是违反道德的行为。但是,并非所有违法行为都是违反道德的行为。同样,有些违反道德的行为并不构成违法行为。
2、违法行为不同于法律上无效的行为。违法行为当然不能发生行为人实施违法行为时所希冀的为法律所肯定的有效结果。但是,不能认为法律上无效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有些法律上无效的行为虽然没有法律效力,但也并不构成违法。
能够看出,违法行为构成要件包括以上四个方面并且缺一不可,最基本的所谓违法行为,肯定是已经违反了我国现行法律的某些条款,而且有些过失违法行为也要承担法律责任的。违法行为肯定是必须要有主观和客观要件的,小编提醒大家在生活当中一定要遵守我国的法律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