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百科

妨害公务罪的认定

妨害公务罪,是一项我们老百姓十分熟悉的罪名。但你知道我们如何认定妨害公务罪吗?在实践中,我们认定妨害公务罪,主要是要区分妨害公务罪与非罪、妨害公务罪与他罪。下面,小编马上为你详细阐述相关知识。

一、与非罪的界限

1、划清妨害公务罪与人民群众***国家工作人员违法乱纪行为的界限。极少数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执行公务过程中,假公济私,***,违法乱纪,损害群众的利益,引起公愤,群众对之进行***、斗争是应当支持、引导的。

2、划清妨害公务罪与人民群众因提出合理要求,或者对政策不理解或者态度生硬而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发生争吵、围攻顶撞、纠缠行为的界限。群众围攻、顶撞国家工作人员,通常是由于群众对国家工作人员依法宣布的某项政策、决定、措施不理解,有意见,向国家工作人员提出质问,要求说明、解释、答复、由于情绪偏激、态度不冷静、方法不得当而形成的村国家工作人员的围攻、顶撞行为。在围攻、顶撞过程中,常伴有威胁性语言和类似暴力的推擦、拉扯行为,在客观上妨害了公务。

二、妨害公务罪与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区别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是指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行为。妨害公务罪与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有一定的相似之处,表现在:

其一,两者都有可能是妨害国家机关正常行使职权、发挥职能的行为;

其二,二者都是故意犯罪,且都有可能存在对抗国家公务活动的故意;

其三,当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表现为行为人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人民法院的强制执行活动时,其客观行为表现就与妨害公务罪完全相同。

二者相区分的关键在于其犯罪的客观方面、犯罪主体不同:妨害公务罪通常必须是以暴力、威胁方法实施,且行为人侵害公务人员的行为必须发生在后者依法执行公务期间,而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则不要求必须使用暴力、威胁的方法,可以是能够损害法院裁判约束力、权威性的任何方法,比如欺骗隐瞒、消极***、无理取闹等等;而且,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也不要求必须发生在人民法院依法执行职务期间;妨害公务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而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主体则是特殊主体,即必须具有执行判决、裁定义务的当事人或者依照法律对判决、裁定负有协助执行义务的人。

相关文章

  • 重大疾病保险的定义?
  • 保险买哪个保险公司比较好?
  • 结构性存款是什么意思?结构性存款的预期收益高吗?
  • 手机银行转账被骗如何追回?
  • 建设银行信用卡账单日当天刷卡什么时候还款?
  • 中国平安险种介绍
  • 博时安盈债券C安全吗?
  • 小树时代怎么样 小树时代可靠吗
  • 股票分红需要持有一年吗?股票持有多久才能分红?
  • 余额宝升级入口在哪?升级后有什么好处?
  • 累计净值是什么意思
  • 就软的关于如何增加女朋友的出水量,怎么让水越玩越多问题
  • 格斗七龙珠无敌版的游戏特色有哪些? 为什么格斗七龙珠无敌版是你最喜欢的游戏之一?
  • 曹操传mod万能修改器 如何使用万能修改器
  • 白月光和朱砂痣的区别
  • 不知火舞的乳游戏是什么? 不知火舞的乳游戏是一个日本动画游戏。
  • PSP超级玛丽游戏下载详解
  • 答:珠海地税网申报操作步骤详解,如何在珠海地税网上申报?
  • 科普:女生下面可以放几根手指,紧的是几指?
  • 觉醒年代柳眉的原型是谁